[gap]
[ux_text font_size=”1.8″ text_align=”center”]
香港腳(足癬)症狀是什麼?會自己好嗎?會傳染其他部位嗎?皮膚科講師為你解答
[/ux_text]
[row]
[col span__sm=”12″]
[gap]
[ux_image id=”12432″]
[/col]
[/row]
[scroll_to title=”top” link=”#top3″ bullet=”false”]
[gap height=”55px”]
[row label=”s01″ h_align=”center”]
[col span=”10″ span__sm=”12″ span__md=”11″]
[title style=”center” text=”文內索引” tag_name=”h2″ size=”106″]
[ux_text line_height=”1.9″]
[/ux_text]
[row_inner h_align=”center”]
[col_inner span=”6″ span__sm=”12″ padding=”0px 0px 0px 0px” margin=”0px 0px 0px 0px” align=”left”]
[ux_image id=”9818″ link=”#ss01″ rel=”#ss01″ visibility=”hidden”]
[ux_image id=”9819″ link=”#ss02″ visibility=”hidden”]
[/col_inner]
[col_inner span=”6″ span__sm=”12″]
[ux_image id=”9821″ link=”#ss03″ visibility=”hidden”]
[ux_image id=”9823″ link=”#ss10″ visibility=”hidden”]
[/col_inner]
[/row_inner]
[scroll_to title=”s01″ link=”ss01″ bullet=”false”]
[gap height__md=”50px”]
[ux_text font_size=”1.75″ text_align=”center”]
香港腳(足癬)症狀是什麼?會自己好嗎?會傳染其他部位嗎?皮膚科講師為你解答
[/ux_text]
[divider align=”center” width=”100px” color=”rgb(61, 192, 198)”]
一般俗稱「香港腳」比較正式的名稱是「足癬」,是不分男女許多人長期困擾的問題。香港腳的成因並不複雜,其實就是指腳被黴菌感染,造成皮膚發紅發癢、有脫屑或水泡甚至滲液的情形。
但黴菌是種非常頑強的生物,所以要完全根治沒這麼簡單,甚至嚴重一點的人還可能進一步導致灰指甲,也就是指甲也感染上黴菌產生甲癬。而且香港腳常見症狀像是發癢、小水泡與足部的汗皰疹的症狀幾乎一模一樣,這兩種疾病,如果在診斷上如果沒分清楚,治療方向可是差很多!
而且在李醫師的門診經驗裡,常常有民眾會自行購買香港腳藥膏來治療,有時效果不錯,有時卻不一定好,究竟是怎麼回事呢? 今天就來跟大家深入說明這個看似簡單又不簡單的疾病!
[ux_text font_size=”1″ text_align=”left”]
[/ux_text]
[/col]
[col span=”10″ span__sm=”12″]
[scroll_to title=”s03″ link=”ss02″ bullet=”false”]
[gap]
[ux_text font_size=”1.75″ text_align=”center”]
香港腳(足癬)會有那些症狀呢?
[/ux_text]
[divider align=”center” width=”100px” color=”rgb(61, 192, 198)”]
在正式進入香港腳之前,一定要先認識皮膚癬菌(Dermatophytes)是什麼。
皮膚癬菌泛指多種會感染人類或動物的黴菌,因為這個黴菌也會感染動物,所以如果家中有寵物感染,共同生活的主人也是可能會被傳染的喔 ! 這類黴菌如果感染了身體就是「體癬」、感染了頭皮就稱為「頭癬」、感染了胯下就稱為「股癬」、感染了足部就被稱為「足癬」! 由此可見皮膚癬菌如果不治療,是可能會感染身體其他部位! 不過還是要澄清一下,很多人熟知的乾癬跟黴菌是完全沒關係的喔!
想知道更多關於乾癬的知識可以看另一篇專文 :
由於每個人身體對抗黴菌的免疫反應略有不同,加上黴菌的種類其實也不少,因此即使是香港腳(足癬)症狀也會不太一樣喔。臨床上常見的症狀有腳趾間發紅、脫皮、發癢、疼痛的小水泡、在腳跟和足部兩側異常增厚角化、脫皮,有些人則會伴隨著腳臭味 (一個人可能常常都會有兩個以上分類症狀) 。
會起水泡、發癢的香港腳通常比較容易被發現與治療,但如果是單純腳皮增厚的這種形態,因為部會疼痛就常常會被忽略,造成灰指甲或是傳染到其他部位。
因為香港腳的症狀可能和其他腳底皮膚病很接近,像是腳的汗皰疹或足蹠蠹蝕症,所以一般診斷方式是經由刮下的皮屑或水泡,用顯微鏡來觀察是否有黴菌的菌絲來確診。
[/col]
[/row]
[ux_image id=”12428″]
[row label=”s01″ h_align=”center”]
[col span=”10″ span__sm=”12″ span__md=”11″]
[row_inner h_align=”center”]
[col_inner span=”6″ span__sm=”12″ padding=”0px 0px 0px 0px” margin=”0px 0px 0px 0px” align=”left”]
[ux_image id=”9818″ link=”#ss01″ rel=”#ss01″ visibility=”hidden”]
[ux_image id=”9819″ link=”#ss02″ visibility=”hidden”]
[/col_inner]
[col_inner span=”6″ span__sm=”12″]
[ux_image id=”9821″ link=”#ss03″ visibility=”hidden”]
[ux_image id=”9823″ link=”#ss10″ visibility=”hidden”]
[/col_inner]
[/row_inner]
[scroll_to title=”s03″ link=”ss03″ bullet=”false”]
[gap height__md=”50px”]
[ux_text font_size=”1.75″ text_align=”center”]
香港腳(足癬)注意! 不同類型,不同治療!
[/ux_text]
[divider align=”center” width=”100px” color=”rgb(61, 192, 198)”]
[ux_text text_align=”left”]
很多人可能把香港腳治療想得很簡單,「反正不就是黴菌感染,那就使用抗黴菌的香港腳藥膏啊!」如果真的這麼簡單,就不會有這麼多人香港腳反覆不會好了!
尤其是藥局藥膏多是複方,有抗生素、類固醇、抗黴菌藥等成分,一開始對於上述因自體免疫反應導致的水泡、搔癢有效,但擦久反而會愈擦愈嚴重,因為免疫反應被控制後,類固醇會抑制局部皮膚的抵抗力,會使香港腳症狀更嚴重,因此不要隨便到藥局買藥膏塗抹。
黴菌自古以來就以生命力頑強著稱,菌絲可以在很險惡的環境持續存活,逮著機會就會再長出來。所以在皮膚科診所,香港腳(足癬)的治療主要會分成四個部分2-8週
急性期輕微症狀緩解 :
通常輕微、局部的香港腳,我會先開立外用抗黴菌藥膏,避免傳染到身體其他部位或感染其他人,但有時患者會因為「不癢了」就停止使用藥膏,卻忘了黴菌的生命力很強,治療不能因為症狀消失就停止,未根除的菌絲還在皮膚內只要幾天症狀就會再復發。
要治療到醫師建議的週數(通常要,有灰指甲的患者可能要更久),擦到皮膚正常之後再多擦兩個星期。
[/ux_text]
[ux_text text_align=”left”]
反覆發作,外用藥膏治療失敗 :
如果是頑固、反覆發作、使用藥膏治療效果差的患者,會併用口服抗黴菌藥物。但這類藥物通常必須治療 2-8 週,甚至是更長的時間,所以一定要回診讓醫師追蹤治療反應!
[/ux_text]
[ux_text text_align=”left”]
足部角質增厚 :
因為增厚的角質會影響外用藥物的滲透與吸收,臨床上可能會搭配口服藥物的使用,來達到「內外夾攻」的效果。這時如果同時並用一些有助於角質軟化的成分,例如水楊酸,對於輔助藥物治療會有不錯的效果。
有開放性裂傷 :
為了要降低繼發性細菌感染的機率,就會開立抗生素藥膏,避免進一步發展成為蜂窩性組織炎。
[/ux_text]
[ux_image id=”12427″ rel=”4D童妍針”]
[ux_text font_size=”1″ text_align=”left”]
[/ux_text]
[/col]
[col span=”10″ span__sm=”12″]
[scroll_to title=”s04″ link=”ss04″ bullet=”false”]
[gap]
[ux_text font_size=”1.75″ text_align=”center”]
香港腳(足癬)該怎麼預防感染?如何避免復發?
[/ux_text]
[divider align=”center” width=”100px” color=”rgb(61, 192, 198)”]
香港腳(足癬)要怎麼預防感染以及避免復發呢?因為香港腳主要是由黴菌感染造成,所以只要能讓黴菌難以有機會接觸到你,或缺乏適合的環境很難在你身上生長,就可以達到目標。
在診間經驗來說,比較容易的族群包括 :
需要長時間穿襪穿鞋造成腳部悶熱潮濕,又容易互相傳染的族群(運動員、軍隊軍人、學校學生)、糖尿病患者、腳底容易出汗的人。
‧ 從這些族群就可以歸納出預防的重點:
‧ 避免腳底常在潮濕悶熱環境
‧ 避免容易接觸感染黴菌的場所
‧ 保持腳部乾燥,避免潮濕悶熱(洗完澡盡量把腳擦乾,尤其是趾縫。)
‧ 容易出汗的體質可以考慮搭配止汗劑使用
‧ 襪子盡量選擇容易吸汗的棉質為主,避免尼龍材質的絲襪褲襪
‧ 鞋子則應選擇通風透氣,避免長時間穿不透氣的鞋子。
‧ 不與他人共用鞋子、襪子
‧ 避免赤腳踩在泳池、公共浴池、三溫暖等潮濕環境的地板。
‧ 修指甲、腳厚皮(例如:最近流行的電動磨腳皮機)器具盡量不要共用。
‧ 治療時盡可能要全家一起治療
否則很容易家庭成員交互感染,李醫師就有很多臨床案例是爸爸好了換媽媽,媽媽好了換妹妹,沒完沒了,如果家人無法一起治療,至少鞋襪不要放在一起。
。
[ux_image id=”12426″ rel=”4D童妍針”]
[/col]
[/row]
[gap]
[row label=”s04″ h_align=”center”]
[col span__sm=”12″ span__md=”12″ divider=”0″ bg_color=”rgb(238, 255, 253)” visibility=”hidden”]
[ux_text font_size=”1.75″ line_height__md=”1″ text_align=”center”]
好的注射,必須結合
「知識」、「泡製技術」、「施打技術」、「經驗」、「美感」
五大關鍵,缺一不可。
[/ux_text]
[/col]
[/row]
[row style=”small” h_align=”center”]
[col span=”8″ span__sm=”12″ span__md=”11″]
[divider align=”center” width=”1000px”]
[gap height__md=”50px”]
[ux_text visibility=”show-for-small”]
[/ux_text]
[ux_text font_size=”1.35″ text_align=”center” visibility=”hide-for-small”]
[/ux_text]
[gap height__md=”75px”]
[divider align=”center” width=”1000px”]
[ux_video url=”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5N-snX-yLTA” visibility=”hidden”]
[/col]
[col span__sm=”12″]
[scroll_to title=”88″ link=”#teb” bullet=”false”]
參考文獻:
- 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26618458/Dermatol Surg. 2015 Dec;41 Suppl 1:S314-20
- https://www.scielo.cl/scielo.php?script=sci_abstract&pid=S0717-95022016000300006&lng=en&nrm=iso
[/col]
[col span__sm=”12″]
- 官方網站所刊之「治療或手術前後比較影像」為本院實際案例,事前並經過當事人同意使用及簽署授權同意書,作為治療說明或衛生教育資料之輔助圖片。
- 實際療程效果因人而異,本資訊無法代替醫師問診,療程效果與風險均以醫師診斷為主。文案中照片僅作為輔助醫師治療說明或衛教資料之輔助圖片,並經當事人簽署授權書同意曝光。
- 醫療風險:侵入式手術造成開放式傷口,術後有傷口照護不當或其他因素所造成之傷口感染風險。更多醫療風險會於與醫師溝通諮詢時,由醫師評估個人情況後告知。
- 禁忌症:懷孕、或療程期間有懷孕計畫、心臟病史、高血壓、嚴重糖尿病、肝腎功能受損、免疫系統異常..等,或其他經醫師判斷不適合此療程者。
- 副作用:術後可能會有短期瘀傷、腫脹或發紅現象,請避免曝露在大量陽光或高熱下。更多副作用會於與醫師溝通諮詢時,由醫師評估個人情況後告知。
[/col]
[col span=”10″ span__sm=”12″ padding=”0px 90px 0px 0px”]
[/col]
[/row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