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錄
Toggle近年隨著美容醫學的普及生活化,求美者對於眾多醫美療程的選擇指標,除了效果之外,逐漸以自然、溫和、安全為導向,「非侵入式拉提與脂肪雕塑」成為追求自然V臉的首選。而 InMode Lift (又稱鑽石超塑),正是一套將脂肪減少與膚質緊緻,雙重功效成功整合的技術。(還不知道InMode Lift 是什麼? 請點此先閱讀: 2025打擊肉肉臉與鬆弛救星-完整瞭解InMode Lift 鑽石超塑V臉療程 )
本文則是為大家深入解析它的兩大探頭:MiniFX 與 Forma減少脂肪 / 緊實肌膚的背後原理是什麼? 是否有經過科學的驗證? 又有哪些專利的優勢呢?
李院長講解InMode Lift兩大探頭科學實證 (影音)
Step1|MiniFx-三重技術直擊脂肪問題
MiniFX 是一款針對脂肪堆積與輪廓模糊區域的探頭,結合了真空負壓、雙極電波、HVP高壓脈衝三大科技,打造出深層次的減脂與緊實效果。

1. 真空負壓(Vacuum Suction)
◾利用負壓吸力將皮膚與皮下脂肪吸入探頭腔室,幫助改善橘皮與凹凸問題【1】
◾增加雙極電波加熱深度與均勻度
◾刺激血液與淋巴循環

2.雙極電波(Bipolar RF)
以1MHz頻率的RF能量穿透真皮與脂肪層,可促進這些作用:
◾脂肪細胞代謝與膜通透性改變
◾三酸甘油脂分解,游離脂肪酸釋放
◾刺激膠原蛋白新生
研究顯示,單純雙極電波的使用就能使膠原增生達13.7%,並重組排列結構【2】

3. HVP高壓脈衝(High Voltage Pulse)
這是InMode 專利中的進階技術,透過高壓短脈衝,產生「不可逆電穿孔(IRE)」效應,使脂肪細胞膜破裂凋亡,而不傷及周圍組織【3】
臨床試驗顯示,HVP治療8次後,脂肪厚度平均減少39.6%,脂肪細胞在顯微鏡下呈現漸進式破壞與自然凋亡過程。

Step 2|Forma:溫和漸進式緊膚專家
Forma 則是針對肌膚鬆弛、細紋與彈性下降所設計的探頭,主打連續性雙極電波(Continuous RF)與A.C.E.專利溫控技術。

1. 穩定加熱至理想溫區
療程進行時,表皮維持在40℃,真皮層可達55℃,達到刺激膠原與彈力蛋白的最佳溫區。這樣的溫度足以啟動修復機制,卻不會造成熱傷害或灼燙感。
2. A.C.E. 溫控專利技術
- A:Acquire → 準確達到理想治療溫度
- C:Control → 即時回饋系統控制能量輸出
- E:Extend → 維持治療區域在理想溫度更長時間,提高效果
這項專利技術讓 Forma 治療過程不僅安全舒適,也能達到高度一致的治療成果【4】。

3.臨床數據觀察
臨床證據顯示,進行Forma治療8次後,膠原合成效率提升達34.7%,肌膚彈性、緊實度、細紋皆有明顯改善。

兩大探頭建議應用部位
探頭 | 適用區域 | 效果 |
---|---|---|
MiniFX | 下顎線、雙下巴、法令紋下方、腹部、大腿等 | 減脂+輪廓拉提 |
Forma | 臉部、眼周、額頭、上臂 | 提升緊實度、改善細紋、膚質澎潤 |
為什麼選擇 InMode Lift?
◾非侵入式、安全性高
◾免麻醉、幾乎無恢復期
◾技術整合脂肪雕塑與緊膚雙重效果
◾專利HVP與ACE控制,效果升級
InMode Lift 的雙探頭設計針對不同肌膚問題進行客製化治療,更透過科學驗證與專利保障,提供穩定、安全且具效果的緊緻與雕塑選擇。
<杰膚美診所提醒您>
InMode Lift 屬於精密儀器保養型療程,每位個案的狀態/ 條件/年齡不同,施作方式並不會千篇一律重複,需要經由專業醫護人員進行安全有效的精密操作選擇機器模式/能量輸出,才能達到最佳效果。
對於 InMode Lift 療程有任何疑問,歡迎 LINE@線上諮詢
參考文獻
1.Avram MM, Avram AS, James WD. Subcutaneous fat: Part II. Treatment modalities. J Am Acad Dermatol. 2005;53(6):895–905.
2.Gold MH, Andriessen A, Biron J, et al. Clinical evaluation of radiofrequency device in combination with suction and massage for body contouring. Dermatol Surg. 2012;38(9):1515–1524.
3.Rubinsky B. Irreversible electroporation in medicine. Technol Cancer Res Treat. 2007;6(4):255–259.
4.Massa MC, Azzarone M, et al. Continuous RF treatment for facial laxity: A retrospective evaluation. J Cosmet Dermatol. 2020;19(6):1405–1410.